个人简介:
王锋民,山东省沂水县第五实验小学(逸夫小学)教师。
工作24年来,一直坚持快乐教育、坚守反思教研、坚定研学实践,并多次承担省市县重点课题研究。2015年7月承担的山东省教学研究室重点课题《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书法教育策略探究》顺利结题,而且分获山东省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临沂市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与此同时,本人被评为临沂市教学能手、沂蒙名师等荣誉称号,还参与《沂蒙文化》(编写第10章)的编写工作,撰写的学校成功做法《夯实美术教育,实施特色发展》、《风景这边独好》《还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分别在《山东教育》《沂蒙教育》《山东教育报》上公开发表,随笔《可爱有错吗》发表于《当代教育家》杂志第一期。
坚持行走在科学实践的路上
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机会。身为科学教师的我,努力为学生、为教师、为家长做点实事。
为师者,只求良心安
随着社会生活条件的越来越好,每个家庭都不差小钱了,适当时机得领着家长及学生们走进大自然之中去探究。于是,我便主动在暑假里组织这次75人的“走进植物的叶”亲子科学实践研学活动,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想让我们学校里的孩子缺少研学的机会,因为其他学校都组织过,而我们迟迟没有去组织,这样也导致了学生失去了研学的良机。说白了,我就是出于为师者的一片良心吧。有亲人问我,你出力,出工,出钱,图个啥?假日里,何苦如此折腾!但我,纯粹图个良心安,图学生有个研学机会。
从教24年来,或许有人认为我变“傻”了,但我觉得与孩子一起走出室外、走出校外、走进大自然活动一下,并把实验探究活动搬到户外去体验,还给家长们举办一次公开课,陪学生们一起开心笑一笑,很值得。最主要的是和孩子们在一起,单纯,毕竟我们的生活还是简单、明白为上。
还是老话说得好“心底无私天地宽”。一心为公,人长久。我坚信:吃点亏,付出点,以后苍天会补偿,哪怕今辈子没有实现,下辈子也会接着享受,因为大自然有亘古不可违的“能量守恒”之规律。
当然,有我自私的一点,那就是看到孩子们研学前、研学中、研学后开心的笑容,我幸福地、满足了自己为师一回的初心,因为我非常享受这份感觉,无论何时,不管多累。
把实验探究延伸更多更广一些
记得在学校实验室里领着学生们做“分离叶绿素”实验时,往往体现不出现场采集、现场探究的感觉,也没有把实验室挪到校外、挪到林场脚下的实践基地中来,再就是想让学生们在家长的陪伴、见证下体验热爱科学探究、珍惜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所以这次实验探究想一一呈现。
实验操作方法为把一片绿叶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没过绿叶,用棉絮塞住瓶口;把锥形瓶放入烧杯内,在烧杯内加入适量的热水;在三角架上放好石棉网,把烧杯放在上面,用酒精灯加热;过一会,观察现象。示范完一遍之后,除了指导学生们注意实验方法之外,我重点要求他们务必把握好三点:为了节省“分离叶绿素”的时间,锥形瓶里的酒精不要太多,没过绿叶即可,烧杯里的水最好是温水,不能太热的(别烫伤学生);烧杯得选用300ml的,这样能确保把锥形瓶放入;看到明显效果后不能立即用手去拿锥形瓶,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观察,如想近距离看则选用湿抹布拿出锥形瓶观察。
今天采集的叶子有不少,特别是在“至少采集两种以上颜色、10片以上叶子”的要求下,亲子合作效果很好。当我走到学生们身边时,他们不仅仅拿来了一片叶子,有的直接拿来一堆儿,还有的索性装在一个塑料袋里,包括各种各样的叶子。正当我走到5组跟前时,一个学生悄悄告诉我“老师,我采集了几片紫色叶子,能试试吗?”在他的影响下,身后的一个小女孩急切地问“老师,我找了一片红色的叶子,要不我们试试?”我知道今天主要是做“分离叶绿素”,当然得选用新鲜的绿叶,但偶尔体验一下其他颜色的叶子也未尝不可的。于是,我随即告诉他们完全可以的。
本文地址:http://www.txglzx.com/jiaoyujiaoxue/618.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古龙镇初级中学
古龙镇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红星中学,其中几经易名,从1989年撤乡建镇后一直称古龙镇一中。学校服务十个村,四万多人,现有34个教学班,2039名学生,116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13人,专任教师均达大学专科以上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