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会涉及到校内所有教职工作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类别繁杂,且实际上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与物力,在利用信息化技术后,能够简化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并让信息数据的相关工作更加智能化、信息化,也能让工作人员们为组织实施和整体规划的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同时,因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内容会随着学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在不断扩张。
这也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更加规范管理培养机制和整体规划等工作,而在实行信息化建设后,此工作就可给予人力资源运作体系更多的重视,并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
为此,高校必须要积极应用相关措施,结合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更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计划,并优化相关的人才招聘和引进流程,从各方各面进行全面优化。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高校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较低,创新性也不足。
现阶段,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延续传统老旧的模式,其尽管在新经济体系的改革推动下有所创新,但仍难以达到理想目标,且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很难在短期内改变。
高校一直对现代化创新管理模式知之甚少,也因此存在人才配置缺乏合理性的问题,管理水平较低。
同时,高校因为其教育定位和社会定位,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和资金去打造社会形象来提升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对于校内的一些行政部门重视程度很低,投入力度非常少,继而会导致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因资金资源不足,无法完成日常的工作或是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不到提升,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改革与创新,且会影响到其他的工作顺畅进行。
评价及考核体系缺乏科学性,统筹规划不完善。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中,绩效考评是非常重要的,其直接决定着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管理质量,其专业性很强。
但目前的高校绩效考核尚缺乏灵活性,无法对教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衡量。
本文地址:http://www.txglzx.com/kaoshiziliao/203864.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古龙镇初级中学
古龙镇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红星中学,其中几经易名,从1989年撤乡建镇后一直称古龙镇一中。学校服务十个村,四万多人,现有34个教学班,2039名学生,116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13人,专任教师均达大学专科以上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