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大学,也是山东省最大的医学科学研究机构。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三个学科ESI全球排名前1%,ESI综合实力列全国高校百强(排名第90位),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中列第13位、在山东省属高校中列第2位。
校(院)拥有一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高层次师资和科研队伍,现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40余个。临床医疗和疾病防治实力雄厚,拥有三级甲等医院9所(综合医院4所、专科医院5所), 曾夺得新中国灭病史上“四连冠”。
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医药卫生重大发展战略,潜心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先后取得一系列高水平科技成果。新世纪以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7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3项,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山东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5项。近五年,共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41项,获得多项国际专利。
2019年2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正式成立。为优化山东省高等教育发展布局,实现内涵式发展,山东省委省政府实施科教融合战略,整合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等资源组建了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校(院)设有济南、泰安两个校区,在济南、青岛、济宁等地建有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6000余亩。济南主校区位于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核心区域,规划占地面积约2600亩,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泰安校区占地3000余亩,校舍面积82万平方米。
目前,校(院)正在实施“学术提升计划”,旨在通过做强传统优势学科和培育新兴潜力学科相结合,加大力度增强校(院)的科研水平和能力,充分发挥科研对整体办学水平提升的支撑作用;为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同时加快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制订了“人才引进(提升)计划”,构建理念先进、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校(院)成立了科创中心(University Creative Research Initiatives Center),计划5年内入住150-200个课题组,打造面向全球的学术创新高地,同时,科创中心实施Principal Investigator(PI)负责制,创造学术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引领作用;校(院)正在筹建全生命周期健康重点实验室,为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的发展提供技术引擎,培养医学及相关学科的高端人才。
招聘学科需求包括:
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化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健康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医学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以及外语(英语、俄语)、管理学及相关学科、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体育学、旅游管理。
联系方式:
(1)济南校区
E-mail:furczp@sdfmu.edu.cn(邮件及个人简历请以“毕业学校+姓名+应聘专业+申请人才层次 ”命名)
电话:0531--82919821李老师
(2)泰安校区
E-mail:rszp@sdfmu.edu.cn(邮件及个人简历请以“毕业学校+姓名+应聘专业+申请人才层次 ”命名)
电话:0538-- 6229961赵老师
引才层次与支持条件
(一)战略人才
学术造诣深厚,在所从事的学科领域中做出系统性、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学术水平在国际同行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能够带领本学科冲击世界一流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以及同等层次称号的人才。全职引进或双聘引进,年龄一般不超过65周岁。
相关支持条件:聘为讲席教授,提供国际上具竞争力的协议年薪、住房补贴、安家费、学科建设经费。
(二)领军人才
1、A类:在学术前沿领域取得国际同行公认的高水平原创性研究成果,或在本学科领域做出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工作,对所从事的学科领域有创新性构想,能够带领相关研究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龄一般不超过55周岁。
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选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国家级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级重大学术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或一流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以上首位获得者、教育部人文社科二等奖及以上首位获得者、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首位获得者;或与上述人员同等水平的海内外专家。
本文地址:http://www.txglzx.com/zhaoshengjihua/158767.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古龙镇初级中学
古龙镇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红星中学,其中几经易名,从1989年撤乡建镇后一直称古龙镇一中。学校服务十个村,四万多人,现有34个教学班,2039名学生,116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13人,专任教师均达大学专科以上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