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距离高考仅剩21天,三轮复习开始,经过前面一、二轮全面、细致、针对性地复习,已进入一个收尾的阶段。现阶段最重要的是落实好每一天,有良好的应考心态,相信孩子一定可以蟾宫折桂。” 在忻州实验中学采访高三年级主任张建忠老师时他如是说。
紧张忙碌的的高三生活,向时间要效率,向每次模考要进步。在学校的统筹管理下,高三年级已经进行了十二次模考,最近更是两天一考。
每天频繁的考试除了要培养孩子们的应考心态和考试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在最后备考阶段让学生查漏补缺,落实好每个知识点,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到极致。
为此学校精准施策,如边缘生的辅导、“坐诊”、一对一帮扶等等,今年实施的“走动式”辅导,让老师和学生的互动更加密切,辅导更加有效。
走动式辅导让师生联系更紧密
“走动式”辅导,是在自习时间各科老师要走动式辅导学生,主动走近学生,学生没有问题,老师也要主动提出问题,关注学生。328班班主任张建忠老师告诉晨报记者:“在这个时间段会关注学科成绩薄弱,学习自信心不足,不主动和老师互动,不敢主动问问题的同学。针对近期所学基础性、典型性、高考高频考点和核心问题提问。这样的话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提升学习自信心,相信老师,紧跟老师,有效提升学生上课听课专注度和课堂效率。”
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让每位学生都有叩开大学之门的机会。临近高考更是师生共赢的时候,老师要想学生所想,帮学生所难,做学生坚强的后盾。“走动式”辅导不仅体现在学科问题上,更体现在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和鼓励上。
337班黄金晶同学,一考理综就紧张,不由自主想上厕所,上完厕所回来后就进入不了做题的状态,因此成绩波动很大。班主任范俊玲发现后,主动找她谈话,帮她分析原因,鼓励她,让她正确看待考试,交流谈话三、四次后,该学生变得乐观,成绩也逐步改善。范老师说:“其实,不在于跟学生们聊什么,但主动走进学生,主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支持和关注他们,做他们的倾听者,和孩子们融在一起的时候,他们愿意敞开心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帮助学生落实好每一天
最后一个月的时间里,要想在短期内获得真正有效的提高,就必须找对方向,抓住关键点。因此,不同层次的考生应使用不同的冲刺策略。尖子生,在细节中实现升华;中等生,在思路上寻求突破;后进生,从基础点着手提升。
英语教师彭俊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阅读理解在英语中的分数占比较大,他以此为突破点,要求同学们在固定时间,固定任务做阅读理解,做完后要分析答案,对学生的进行思维训练。
闫鹏宇同学的高考目标院校是北京大学,现在还有很大的差距。他告诉晨报记者:“我的薄弱科目是英语,虽然现在的成绩还不够稳定,但是老师的训练方法很有效,让我在做选择题时,模棱两可的答案有清晰的判断,会紧跟老师的节奏,提高学习效率,一定不负老师和家长的期望。”
最后一个月,该校年级组教学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灵活而有温情。规划调整好最后一个月的作息时间,统一考试安排,各学科的统一测试时间段与高考时间段保持一致;统一减少各学科课时,增加自习课,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查漏补缺和自主复习,逐步将学生身体和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
本文地址:http://www.txglzx.com/zhongxuezixun/413070.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古龙镇初级中学
古龙镇初级中学创办于1958年,前身为红星中学,其中几经易名,从1989年撤乡建镇后一直称古龙镇一中。学校服务十个村,四万多人,现有34个教学班,2039名学生,116名教职工,其中专任教师113人,专任教师均达大学专科以上学历。